近日,据上海金融法院公告,该院将于9月1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平台,公开司法处置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(证券简称:岩石股份)的1750万股股票,占其总股本的5.2395%。
据悉,这1750万股股票由上海贵酒控股股东上海贵酒企业发展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贵企发展”)持有,为无限售流通股。处置起始单价为9月13日前二十个交易日该股票收盘平均价的90%,未超过处置起始单价的竞买出价无效。
据此前公告,5月15日,贵企发展将其持有的1750万股公司股票质押给天津中财商业保理有限公司,股票质押到期后双方未达成一致,上述质押股票将被变价处置。
此次股权质押被认为与海银财富暴雷事件有关。从公司层面来看,两家并无股权关系,但实际上,海银财富实控人韩宏伟与上海贵酒实控人韩啸是父子关系。
关联公司海银暴雷,股价业绩双崩
2016年,韩啸通过其旗下的五牛控股收购原上市公司“匹凸匹”,后更名为岩石股份。两年后,韩氏父子将目光瞄准了白酒行业,海银集团收购贵州仁怀市酒坊酒业有限公司,成立贵州贵酿酒业有限公司。
同年12月,岩石股份又收购了贵州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85%的股权;2019年岩石股份收购高酱酒业,拿下章贡酒业及长江实业的95%股权;2019年12月5日,岩石股份宣布改名为“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”,全面进军白酒业。
然而2023年12月13日,聚集了4万余名高净值人群的海银财富突然暴雷,一夜之间停止兑付所有理财产品。据《证券时报》报道,海银财富在投资环节,资金所投向的底层资产,与募集说明书宣称的严重不匹配,大部分资金去向不明。截至目前,海银财富仍未能拿出有效方案。
海银控股的股价自此开始下跌,在12月8日到14日的5个交易日里,跌幅达58.28%,目前已累计下跌超90%。
与此上海贵酒的股价也随之一路走低。截至今年8月12日,上海贵酒收报9.62元,较今年年初跌超40%,总市值蒸发近30亿。
海银财富的暴雷有如打开了上海贵酒的潘多拉魔盒,在资本市场持续走弱的其业绩也出现下滑。2023年第四季度,上海贵酒实现营收2.76亿元,实现归母净利润-0.33亿,环比由盈转亏。今年一季度,上海贵酒继续亏损,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.09亿元,同比减少71.94%;实现归母净利润-0.20亿,同比减少163.35%,营收和利润均同比双降。
据上海贵酒近日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,上半年将出现亏损,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-8250万元至-5500万元,这一数据上年同期为5351.26万元。
对于上半年业绩下滑原因,上海贵酒指出,从2023年年末开始,由于资金压力,公司未能及时兑付经销商返利返货、费投、市场活动费用,经销商关系受挫。
上海贵酒承认,公司资金紧张情况未能得到有效改善,品牌投放和市场活动等广告宣传大幅减少,对招商引商带来较大影响。叠加上半年公司受媒体负面报道、监管问询等影响,经销商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不足,对于补货、备货持更加审慎观望态度,导致公司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。
连收监管问询,陷入信任危机
上海贵酒所提到的监管问询全部都发生在今年上半年,今年以来,上海贵酒收函收到手软。
1月30日,上海贵酒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,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.90亿元—1.35亿元,同比增长141.65%—262.47%。不过就在当日,上交所对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、关联方海银财富的流动性风险和同业竞争等问题发出问询。
4月26日,上海贵酒正式发布2023年报,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.29亿元,实现归母净利润0.87亿元,营收和利润同比双增,交出了自借壳上市以来的最佳业绩。
不过,上海贵酒的审计机构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在实施审计程序后,基于谨慎性原则未确认疑似关联方交易金额0.62亿元,不能排除该公司本期及前期可能存在类似情况,由此对上海贵酒的2023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已是上海贵酒连续两年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报告。
自5月下旬以来,上海贵酒接连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工作函、上海证监局监管问询函,被要求自查核实并披露是否存在通过“招募员工”“带单入职”等方式促进销售,经销渠道产品是否实现真实销售等情况。
此前,已有多家媒体曝出上海贵酒把上万名员工养成客户,部分员工“带单入职”,不仅是公司经销商,上海贵酒深陷泥潭:万股股票被司法处置股价业绩双崩还是公司的消费者,通过第三方公司的名义购买公司产品并向公司打款。有报道称,上海贵酒的营销模式就是靠人头搭业绩再返现。
上海贵酒则在对上交所的回函中对此进行否认,称媒体报道将公司与中国贵酒的销售模式混淆,公司不存在既是员工又是公司经销商的相关情形。不过需要指出的是,中国贵酒的实控人正是韩啸父亲韩宏伟,但上海贵酒同时表示,中国贵酒所实施的“带单入职”不属于《劳动合同法》中禁止的情形。
虽然上海贵酒对问询都予以回应或澄清,但短时间内连收监管函,则引发了消费者和投资人对上海贵酒的信任危机,这让其处境愈发艰难。
司法纠纷缠身,高管纷纷请辞
混乱远不止于此,上海贵酒还陷入多起司法纠纷之中。7月2日,上海贵酒公告称,因子公司贵州高酱酒业未依约支付工程款,被中建四局索赔4.05亿余元,上海贵酒在欠款内承担连带支付责任。
更早的4月11日,上海贵酒发布公告称,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以侵害商标权为由,起诉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等五被告,合计索赔1亿元。
贵州贵酒实为洋河股份的全资子公司,且与上海贵酒均涉足酱香酒生产。二者的商标纠纷可以追溯到2019年底,岩石股份更名为上海贵酒之时。因不满“贵酒”字样被其他公司使用,贵州贵酒将上海贵酒等3家公司告上法庭。
如今已过去5年,双方的纠纷仍未解决,这也是上海贵酒的证券简称还在沿用岩石股份的原因所在。
上海贵酒负面消息缠身,公司高管们也没闲着,纷纷请辞。从今年3月到6月短短三个月,已有6位高管辞职,且辞职后均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。
6月6日,董秘胥驰骋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,从公告来看,胥驰骋任职董秘还不足三个月。3月22日,上海贵酒才刚刚发布公告称,公司总经理鄢克亚和董秘邹卫东均因个人原因辞职。胥驰骋接替的就是邹卫东,有意思的是邹卫东是去年11月底才上任,在董秘的位子上也才干了不到4个月。
此外5月28日,在收到上海证监局监管问询函的同一天,上海贵酒也发布了人事变动公告,公司董事潘震、副总经理吴建诚和陈有为申请辞职。
现如今白酒行业马太效应凸显,市场运营成本越来越高,而上海贵酒价格定位本身就高,品牌能力又不足,同时叠加近一年来的危机密集爆发,已经将这家上市公司逼到了悬崖边上,想要翻身恐怕难上加难。